宿松縣“信用+紅黃榜”榮膺全市第一 信用賦能守護“舌尖安全”
宿松融媒訊 7月22日,在安慶市信用惠民便企優秀應用場景案例評選活動中,宿松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紅黃榜’ 社會共治放心餐飲”創新案例,憑借其顯著的創新性、實效性和廣泛的社會參與度,從眾多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勇奪縣(市、區)組第一名。這一榮譽標志著宿松縣運用信用手段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標桿性成果。
創新機制,構建信用監管新格局
為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創新推出“信用+紅黃榜”機制,建立了一套科學規范、公開透明的運行體系。
制度先行。制定試行管理辦法,明確“紅榜”激勵(政策傾斜等)與“黃榜”懲戒措施,樹立鮮明信用導向。網格覆蓋。將全縣劃分為山區、湖區、城區、洲區四個區域,組建骨干專班,實現精準化、全覆蓋評選。科學建模。建立動態臺賬,制定涵蓋資質公示、原料控制、加工流程等10大項21小項的量化評分細則,聚焦重點餐飲單位。陽光操作。推行“雙隨機”抽查,實行“一戶一檔”規范建檔,確保過程公平、結果客觀。動態管控。榜單實行動態調整,“紅榜”不符條件即時剔除公示,“黃榜”整改驗收合格后移出名單。社會共治。加大公示力度,設立7日內異議申訴渠道,鼓勵市民監督反饋,形成“曝光-整改-提升”閉環。

成效顯著,激發行業自治新動能
“信用+紅黃榜”機制實施以來,成效斐然,有力推動了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
促進行業規范。已全面摸排全縣2380家餐飲單位,評比核查240余戶,公示五期“紅黃榜”;開展專題培訓5場,指導26家單位升級改造,行業規范與誠信意識顯著增強。提升治理效能。2024年以來,圍繞信息公示和環境衛生雙重點,開展聯合檢查、重點督查2750家次,立案查處37起,信息公示率超93%,有效解決“臟亂差”問題。形成共治氛圍。動態管理機制保障榜單公信力;鼓勵市民“用腳投票”,成功處置消費投訴4起,群眾滿意率達100%,構建起“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良性共治格局,推動治理模式由“被動監管”向“主動自治”深刻轉型。
深化拓展,打造長效治理新模式
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將以此次獲獎為動力,持續深化拓展“紅黃榜”機制應用。
制度再完善。優化管理制度設計,提升實用性和操作性。管理再規范。強化榜單單位動態監管,精準判定準入退出。激勵再加碼。制定更有力措施,激發“紅榜”單位積極性,樹立標桿。懲戒再強化。聯合多部門深化跨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倒逼“黃榜”整改。共治再深化。擴大社會熱點和重點單位評選占比,拓寬參與渠道,匯集民意。標準再提升。結合“雙提升”行動,優化評定標準,以點帶面提升全縣餐飲質量安全水平。該局將堅定不移用好信用“金鑰匙”,構建“紅榜示范引領、黃榜督促整改”長效機制,全力為全縣人民營造更加安全、透明、放心的餐飲消費環境,持續擦亮“信用宿松”金字招牌。(通訊員 鮑佳玉)
責任編輯:楊劉敏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