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洪軍:從戰地救護先鋒到醫療創業者 初心如磐守家國
宿松融媒訊 “在部隊參與戰地救護的那些日子,每一次成功搶救傷員,都讓我更加明白‘醫者仁心’與‘軍人擔當’的重量,那是我這輩子都忘不了的經歷。”提及部隊生涯中最深刻的記憶,北京洪福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洪軍的眼神里滿是堅毅。從懷揣軍旅夢的少年,到戰地救護的醫療尖兵,再到深耕醫療領域的創業者,這位退役軍人用熱血與堅守,詮釋了“退伍不褪色”的使命擔當。
少年懷志,一身戎裝赴軍營
1975年,洪軍出生于安徽宿松的一個普通家庭。受1969年入伍北京衛戍區、退伍后回到宿松的父親熏陶與教育,“保家衛國”的種子自幼便在他心中扎根。“小時候常聽長輩講軍人的故事,總想著長大后能穿上軍裝,守護家國。”1992年12月,洪軍如愿穿上戎裝,奔赴江蘇淮安軍營,開啟了11年的軍旅生涯。
憑借臨床醫學本科的專業基礎,洪軍很快成長為部隊里的醫療骨干。1996年6月,他因表現突出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更是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醫療崗位上不斷突破。在部隊期間,他不僅深耕戰地救護技能,保障官兵訓練與任務中的醫療安全,還敢于突破傳統,積極開展醫療技術創新:針對野外訓練常見的骨折固定難題,他結合臨床經驗改良急救器材,大幅縮短了傷員救治時間;面對官兵訓練后頻發的肌肉勞損,他摸索出一套便捷高效的理療方法,有效緩解了戰友們的傷痛。這些創新舉措,不僅為廣大官兵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保障,還在地方突發公共事件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憑借突出的工作表現,他先后3次以上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轉業不轉志,北上創業守初心
2003年12月,帶著對軍營的不舍,洪軍轉業回到家鄉宿松。但軍人骨子里的闖勁與“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讓他不愿停下前進的腳步,于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部隊接觸了太多傷病員,深知醫療服務對普通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疑難雜癥領域,還有很多可以探索和突破的空間。”懷著這份信念,洪軍決定自主創業,將目光投向深耕中西醫結合診療的醫療科技領域。
2004年,洪軍北上北京,憑借多年積累的醫療經驗和對行業的敏銳洞察,創立了北京洪福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業務涵蓋醫院管理、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疑難雜癥、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等多個領域。創業路上,他始終延續著部隊“雷厲風行、精益求精”的作風:為優化基層醫院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他帶領團隊深入數十家中西醫結合醫院考察學習;為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疑難雜癥的發展,他親自參與診療流程設計,聯合中西醫專家打磨治療方案,力求每一個環節都貼合患者實際需求。在他的帶領下,公司逐漸在醫療行業站穩腳跟,以專業服務贏得了客戶與市場的認可。
鄉情系心間,反哺桑梓顯擔當
“我是從宿松走出來的,家鄉的一草一木都記在心里。”盡管常年在北京打拼,洪軍的“鄉情”從未變淡。他始終關注著家鄉的醫療發展:得知宿松部分鄉鎮醫院在中西醫結合診療方面設備落后、技術薄弱,他主動牽線搭橋,聯系企業為家鄉捐贈相關醫療器械;了解到家鄉有不少中西醫專業大學生面臨就業難題,他便為他們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指導,助力年輕人在中西醫結合醫療領域扎根成長,用實際行動反哺桑梓。
受邀觀閱兵,使命再出發
9月3日,洪軍作為優秀退役軍人代表,受邀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九三閱兵”。當整齊的受閱方隊邁著鏗鏘步伐走過,當先進的裝備梯隊依次亮相,他的內心滿是激動與自豪。“站在現場,看著祖國的強大、軍隊的威武,仿佛又回到了熱血沸騰的軍營歲月。”洪軍感慨道。這次觀禮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讓他更加堅定了“退伍不褪色”的信念。
“從穿上軍裝的那天起,‘為人民服務’就刻進了骨子里。現在雖然退伍了,但這份初心永遠不會變。”談及未來,洪軍表示,將以此次觀禮閱兵為動力,繼續帶領公司深耕醫療領域:既要通過技術創新和專家協作,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疑難雜癥的發展,也要持續為家鄉醫療事業添磚加瓦,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退役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通訊員 周尚霖 )
責任編輯:楊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