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市場監管局依法規制職業索賠行為 優化營商環境
宿松融媒訊 近日,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在處理一起針對村衛生室的投訴案件中,依法審慎履職,有效識別并規制了以“職業打假”為名的惡意索賠行為,切實維護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經營秩序,彰顯了優化營商環境、保護經營者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
據悉,一名投訴人以家中孩童身體不適、無法進食需使用注射器為由,前往村衛生室以每支1元的價格購買了兩支注射器。隨后,投訴村衛生室不得銷售醫療器械并提出索賠要求。接到投訴后,執法人員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執法人員依法開展調查核實。經查,該村衛生室確實存在向投訴人出售兩只注射器的情況。執法人員深入了解了事件背景和具體細節,并對涉事衛生室的資質、經營范圍以及涉事醫療器械的來源等進行了全面核查。
在處置過程中,執法人員注意到投訴人購買動機存疑(聲稱因孩童不適卻僅購買極少量)、購買過程中刻意引導、購買后迅速轉向投訴索賠,其行為模式與正常消費維權明顯不符,更符合以牟利為目的的“職業索賠”特征。
針對此情況,該局堅持依法行政與過罰相當原則,進行了綜合研判。首先明確行為性質,村衛生室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向特定求助人員出售極少量應急所需的醫療器械(注射器),雖在經營行為規范性上存在可指導改進之處,但其主觀惡意和社會危害性顯著輕微,與無證經營、大規模銷售偽劣醫療器械等違法行為有本質區別。其次審視投訴動機,投訴人并非以正常消費和使用為目的,而是利用基層醫療機構可能存在的管理細微疏漏,通過預設陷阱、夸大問題等方式,意圖通過投訴舉報途徑獲取高額賠償,其行為已偏離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初衷,構成了對行政資源和基層經營者精力的不當占用與消耗。最后秉持監管初衷,市場監管的核心目標是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而非成為少數人牟取不當利益的工具。對于此類借“打假”之名、行“索賠”之實,濫用投訴舉報權利的行為,應依法予以規制。
基于以上判斷,該局對投訴作出了妥善處理。一方面,對村衛生室負責人進行了普法宣傳和行政指導,明確指出其應規范醫療器械的管理和使用,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提升依法執業意識;另一方面,依法認定該投訴人的索賠要求缺乏正當合理基礎,不予支持,并對其行為性質進行了必要的警示和教育,有效遏制了利用輕微違規進行惡意索賠的勢頭。
此次事件的處理,是該局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寬容審慎的監管環境的具體體現。未來將堅決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但對于試圖鉆法律空子、濫用權利、擾亂市場秩序、浪費行政資源的“職業索賠”行為,將加強甄別、依法規制,避免“小錯大賠”“小過重罰”,切實為守法經營者減輕不必要的負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同時完善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提升對惡意投訴的識別與處置能力,持續為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通訊員 袁銀波)
責任編輯:楊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