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育防管創”筑牢隊伍建設根基
宿松融媒訊 今年以來,宿松縣公安局聚焦新時代公安隊伍建設核心要求,創新實施“育、防、管、創”四維工作法,通過筑牢文化根基、織密防控網絡、強化教育管理、厚植暖警氛圍,成功鍛造出具有新精神、新模式、新機制、新形象的“四新”警隊,為當地社會治安穩定與基層治理提質注入強勁公安動能。
“育”字筑基,豐富八小時外生活
文化育警是提升隊伍凝聚力與戰斗力的關鍵抓手。宿松縣公安局錨定“文化育警、文化勵警、文化律警、文化強警”目標,精準發力打造特色文化陣地,讓8小時外成為民警輔警能力提升與精神滋養的“第二課堂”。
該局投入10余萬元升級改造局警體館,建成集羽毛球、乒乓球、臺球等多項運動于一體的綜合性體育活動中心,滿足全警健身需求。在縣看守所監區走廊打造黨風廉政建設專欄與書香文化長廊,將廉政教育、文化熏陶融入日常;統籌推進基層所隊文化建設,重點建成看守所黨風廉政文化長廊、拘留所禁毒教育基地、刑偵大隊反詐簽名墻等一批主題鮮明的警營文化地標。同時,常態化舉辦“凝聚警心?活力警營”體育比武競賽,以賽促練激發隊伍活力。去年以來,該局在市級公安系統各類比武中,斬獲18個集體獎項,其中4個團體榮膺一等獎,47名民警輔警憑借過硬素質獲評“優秀個人”,文化育警成效盡顯。
“防”字打底,強化隊伍風險防控
針對隊伍建設潛在風險點,該局以“抓源頭、防重點、建制度”為核心,構建起全鏈條、無死角的風險防控體系,切實守住執法規范與隊伍紀律底線。
嚴格推行“日評議”制度,要求辦案民警每日復盤執法流程,及時整改執法瑕疵、糾正作風問題,局領導帶隊不定期深入基層督導落實,推動執法不規范問題發生率同比下降30%。構建“駐局紀檢組 + 督察 + 法制 + 警保 + 政治處 + 信訪 + 情指”多部門聯動的大監督格局,完善民警外出辦案、請銷假等12項管理制度,實現隊伍管理規范化。對借調人員實行“原單位 + 借調部門”雙重管理,對單身、兩地分居民警輔警開展“一對一”跟蹤關懷,精準化解管理盲區。建立風險隱患動態排查機制,對涉酒等重點人員實行全量管控,今年以來針對3個違反“六項規定”的單位,派駐專項督查專班開展集中整頓,以嚴管態勢筑牢隊伍風險防線。
“管”字當頭,筑牢學習教育防線
堅持“學習先行、教育固本”,該局通過搭建多元化學習平臺、開展精準化培訓,持續強化民警輔警政治素養與業務能力,為高效履職提供堅實保障。
將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納入全警常態化學習清單,依托縣局官網開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公安風采展示”“隊伍教育整頓”等板塊,累計發布學習資料300余條;組織開展“學精神、踐使命”演講比賽、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主題活動30余場次,引導全警筑牢忠誠警魂。聚焦實戰需求,建立“局長點評案件 + 業務骨干授課 + 實戰模擬演練”三位一體培訓模式,定期開展治安管理、刑事偵查等專項培訓,今年已組織業務培訓15期,培訓民警輔警800余人次,全局執法辦案質量與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創”字為要,營造團結向上氛圍
以“暖警愛警”為切入點,該局創新管理服務模式,通過完善保障機制、搭建成長平臺,營造團結奮進、干事創業的濃厚警營氛圍。
嚴格落實“每月談心談話、每周警示教育”機制,部門負責人每周與民警輔警開展1次廉政談話,周例會固定將法紀學習作為首項內容,今年累計開展警示教育談話1200余人次。積極聯動工會等部門,建立困難民警輔警幫扶機制,今年以來慰問救助困難家庭32戶,為18名民警輔警子女發放助學金,落實“生日賀卡”“上門送獎”等暖心舉措400余人次,切實增強民警輔警歸屬感。聚焦專業人才培育,針對性打造執法辦案、痕跡檢驗、視頻偵查、教育培訓等特色人才梯隊,培育的14名民警輔警入選省市公安部門“人才庫”,為破解復雜案件、提升治理水平提供人才支撐。(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