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中醫院成功應用Jetstream血管斑塊旋切系統,助八旬老人重新行走自由
宿松融媒訊 近日,宿松縣中醫院外一科血管亞專科成功運用目前國內先進的Jetstream血管斑塊旋切系統,為一名高齡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實施了微創介入手術。該手術在未植入支架的情況下,成功開通了閉塞的血管,使患者免于截肢風險,顯著改善了生活質量。這是宿松縣中醫院首次開展此類先進手術,同時也是安徽省縣級醫院較早開展此類手術的醫院之一,標志著醫院在血管介入治療領域取得新突破。
病例回顧:此例患者為87歲男性,既往有腦梗塞、房顫及動脈硬化等病史。近10天來,因右足持續劇痛、夜間難以入眠,伴右足皮膚冰涼、足趾發紫、無法站立,來院就診。CT動脈造影提示:左股總動脈下段、股淺動脈中下段及左腘動脈遠端閉塞,下肢血流僅靠少量側支循環維持,病情危急,如不及時干預,極有可能導致肢體壞死甚至截肢。
傳統治療多采用球囊擴張后植入支架,但術后易發生支架內再狹窄或閉塞,遠期效果欠佳。面對高齡、高危、復雜的病情,外一科血管亞專科團隊迎難而上,經主治醫師吳斌與省立醫院血管外科洪磊主任充分溝通和評估,并在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團隊決定采用被譽為“血管盾構機”的Jetstream血管斑塊旋切系統,為患者實施微創介入治療。
該技術原理類似盾構隧道施工,通過每分鐘高達7萬轉的高速旋切裝置,精準切削并清除血管及支架內的斑塊、血栓及鈣化組織,同時利用抽吸系統將碎屑排出體外。與傳統術式相比,該技術創傷小、血栓風險低、可顯著降低支架植入率,實現更精準、安全的血管再通,長期來看也有助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手術在外一科血管亞專科團隊的精細操作下順利完成。術中在DSA引導下,團隊精準旋切并清除血管及支架內斑塊,僅用時1小時,閉塞血管便成功開通,血流恢復。術后患者下肢疼痛即刻緩解,足趾顏色由紫紺轉為紅潤,皮溫恢復正常。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能自主行走并順利出院。
外一科主任胡斌指出,外周動脈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低治愈率的“兩高一低”特點。盡管介入治療日益普及,但傳統球囊擴張聯合支架植入對嚴重鈣化或復雜病變的遠期通暢率仍不理想,不少患者一年內需再次干預。Jetstream血管斑塊旋切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此類手術以往多在省級醫院開展,此次在我院成功實施,實現了宿松縣中醫院在該領域零的突破,也為縣域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優質的診療選擇。
目前,宿松縣中醫院外一科血管亞專科常規開展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及糖尿病足的個體化治療,綜合運用球囊擴張、支架植入、斑塊旋切術等多種介入技術,結合中藥外敷及活血化瘀療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為廣大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通訊員 胡斌)
責任編輯:李晨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