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村踐初心 情系百姓促振興
宿松融媒訊 在皖鄂交界的群山深處,二郎鎮三沖村曾長期因基礎設施落后、產業薄弱、人口外流等問題導致發展滯緩。面對這一系列難題,省地礦局選派至該村的第一書記王國雷,毅然扛起鄉村振興的重任,用腳步傾聽民聲,以實干詮釋擔當,帶領三沖村一步步走向新生。
腳步踏遍鄉野,腳步丈量聽民聲
初到三沖,王國雷迅速褪去“機關氣”,穿上“鄉土衣”,帶領工作隊走訪全村。一本厚厚的駐村日記,記錄每家每戶的生活狀況與迫切需求,成為他破解民生難題的“密碼”。在他看來,只有真正走進群眾心里,工作才能落到實處。
確保飲水安全,是群眾最基本的期盼。由于地勢高、水壓不足,部分村民長期依賴山泉和井水,旱季時常四處找水,水質亦無法保障。王國雷將通自來水列為頭號工程,多方協調資金、反復匯報爭取,最終落實130余萬元項目,鋪設管道,讓全村700余戶2000多人喝上了“放心水”。
水通了,路也要暢。三沖村主干道狹窄坑洼,嚴重影響村民出行與產業運輸。王國雷積極向上爭取,目前道路拓寬工程已立項,雙車道建設項目也已申報,一幅“出山路”“致富路”的藍圖正在實現。
情牽桑與梓,織密民生幸福網
“一老一小”,始終是王國雷最深的牽掛。為緩解空巢老人看病難題,他積極牽線搭橋,邀請縣中醫院13名專家團隊入村義診;在“七一”、春節等節日看望慰問困難黨員群眾15人次,發放慰問金0.75萬元;組織主題黨日走訪等活動,看望慰問脫貧戶200余戶,發放米、油等慰問物資2萬余元;重陽節開展“我和老人有個約會”活動,為老人們送去戲曲等節目并和他們共進晚餐;開展“放心家政”技能培訓活動,幫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長,拓寬就業渠道;舉辦鄉村村晚活動,豐富了村民業余文化生活。對于村里的孩子們,他同樣傾注心力。積極整合資源,促成省地礦局相關單位赴村小學開展地球日科普、地質科普等活動,為孩子們打開探索世界的窗口;開展“愛心捐贈傳溫暖”活動,捐贈價值3000余元的文體用品;策劃“六一”關愛活動,和留守兒童做游戲,為他們發放文體用品和零食等物資;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向省地礦局爭取資金6萬元,用愛心助力53名學子完成學業、成就未來。
以項目為引擎,激活產業振興源
產業振興是強村富民的關鍵。立足三沖優質山水資源和派出單位技術優勢,王國雷瞄準發展純凈水產業。協調專業機構對水源進行嚴格檢測,當檢測報告顯示水質達標且偏硅酸含量達到礦泉水標準時,發展路徑逐漸明晰。此后,他馬不停蹄推進項目,與多部門對接,請教政策、爭取支持;邀請專業公司實地考察,定制生產線方案;向省地礦局爭取70多萬元水文地質勘查項目資金,并協調專業隊伍進村開展專項工作,為產業落地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他積極守護現有產業。在黃牛肉、富硒蘿卜銷售期間,發起消費幫扶活動,動員省地礦局4000名職工采購1萬余斤黃牛肉、2萬余斤蘿卜,總價值達80萬元,并爭取到40萬元產業幫扶專項資金。平日里,他定期巡查茶園、白茶基地和光伏電站,確保產業穩定增收。
從機關到山村,王國雷以“躬耕者”的姿態扎根土地,以“實干家”的擔當破解難題。在三沖的青山綠水之間,他用奮斗和汗水繪就鄉村振興的溫暖畫卷,帶領群眾向著更美好的未來穩步前進。(通訊員 朱林燕)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