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作家協會舉辦王浩林長篇小說《這壩這水》作品研討會
宿松融媒訊 四月的陽光溫情流瀉。4月26日,宿松縣作家協會在縣經開區富悅達電子有限公司成功舉辦王浩林長篇小說《這壩這水》作品研討會。本縣知名作家、文學愛好者及相關領域學者十余人參加了活動。
據了解, 王浩林現為宿松縣民豐村鎮銀行匯口支行副行長兼會計主管,系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從事文學創作近三十年,著有長篇小說《青春歲月》《創業夢》《這壩這水》三部計100余萬字?!哆@壩這水》以安徽宿松華陽河農場為原型,以農場的發展變遷為脈絡,將筆觸深入鄉土肌理,用細膩的文字串聯起幾代人的青春與汗水,塑造了王武、劉牧虞、朱爭斗等兩代“農場人”形象。小說以一條堤壩、一汪碧水為意象,從“兢兢業業建農場”的熱血,到“改革開放闖新路”的探索,再到“鄉村振興譜新篇”的壯麗,既承載著農耕文明的厚重記憶,又折射出中國鄉村在時代洪流中的蛻變歷程。全文共48章節28萬字,發表于2025年4月的《今古傳奇》雜志長篇小說專號。
研討會上,作者王浩林分享了該小說創作的心路歷程。他表示,自己對宿松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多年來對家鄉的觀察與感悟促使他拿起筆,希望以文學作品的形式宣傳宿松,讓更多人了解宿松人民的堅韌頑強及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
隨后,與會者紛紛表達了自己的閱讀感悟。
會議指出,文學純粹、神圣,能陶冶性情,文學創作者并不寂寞,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是幸福的;縣作協要發揮好服務文學、服務作家、服務地方發展的重要功能,發揚幫襯作家、協同發展的優良傳統,創造出人才、出精品的文學環境;作家要把握好小說創作要領,充分調研、思考和想象,運用好語言、心理、環境等手法,爭取在小說創作上出精品力作。(通訊員 吳金旺)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