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清水跨省來 鄂皖同心潤旱田
宿松融媒訊 皖鄂交界處,熱浪翻滾。站在佐壩鄉梅園村的田埂上,只見河水順著原有的灌溉渠道歡快地流淌,原本因干旱而卷曲的禾苗重新舒展腰身,綻放出勃勃生機。
“多虧了湖北的親鄰們!這水真是及時雨啊!”種糧大戶汪大爺蹲在田邊,雙手捧起清涼的渠水,臉上寫滿欣慰。就在一周前,他還在為300多畝水稻的灌溉問題發愁。
旱情緊迫,跨界求助伸援手。入夏以來,宿松縣降雨偏少,佐壩鄉梅園村部分塘堰蓄水告急,農作物灌溉用水缺口日益擴大。眼看著正值生長關鍵期的秧苗“喊渴”,村兩委干部心急如焚。“不能眼看著莊稼旱死!”梅園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時間想到了一界之隔的“老鄰居”——湖北省黃梅縣獨山鎮。兩個鄉鎮田挨田、地挨地,多年來共建平安邊界,結下了深厚情誼。
高效響應,成本供水顯真情。一個跨省求助電話打到獨山鎮政府。獨山鎮方面聞訊后,高度重視,當即回應:“抗旱減災是大事,不分省界!咱們是一家人!”盡管自身也面臨抗旱壓力,獨山鎮仍秉持“全國一盤棋”的大局觀和濃濃的鄰里情誼,當即協調陳大村和嚴莊村,啟用之前建設的水利設施,以成本價向梅園村供應灌溉用水。在雙方水利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抽水設備很快調試完畢。清澈的河水通過原有的輸水渠道跨越省界,源源不斷流入梅園村的田間地頭。
“這次跨省調水,既解了燃眉之急,更見證了兩地深情。”佐壩鄉黨委書記石必健深有感觸地說。據悉,此次調水可灌溉梅園村千畝良田,惠及600余戶農戶。
水潤良田,省際協作促發展。在東觀村抽水現場,一位村干部擦了把汗笑著說:“咱們兩地就像親戚一樣,誰家有困難,伸把手是應該的。”他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道出了鄂皖邊界地區群眾的心聲。
事實上,這場及時的“跨界救援”并非偶然。多年來,宿松縣與黃梅縣積極探索省際邊界地區協作新機制,在和美鄉村建設、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等方面密切合作,先后聯合開展邊界聯防活動20余次,解決各類邊界糾紛70余起,真正實現了“睦鄰、安鄰、富鄰”。
一滴水,見證兩地深情;一條渠,貫通兩省民心。這場跨省的“及時雨”,不僅解了農田之渴,更深化了鄂皖邊界的兄弟情誼,為探索更高水平的區域協作、共同守護平安和諧家園寫下了新的注腳。(通訊員 何洋)
責任編輯:陶秋月
